,换命游戏吧(幻体续命游戏在线观看)
,换命游戏吧(幻体续命游戏在线观看)
前沿拓展:,换命游戏吧
原创:犀利呱/文
本文内容敏感且篇幅较长,呱友可考虑先收藏再细看。欢迎“公知”辟谣,欢迎呱友留言探讨。
对人类而言,器官移植技术从诞生之日起就担负着拯救生命的重任,但在西方世界,随着各种莫名其妙的政治正确以及私下挟带的私货,如今这项技术正在成为一个黑洞般的存在。
在刚刚过去的5月,自诩“永久中立”的瑞士,追随欧洲“主流”,对该国《器官移植法》进行了重大修改。
5月15日,瑞士《器官移植法》修订案高票通过,该法案核心修改内容为:
——“任何没有明确对器官捐献表示拒绝的人,都可以被视为器官捐赠者。”
自愿捐赠遗体是一项非常伟大、值得被尊重的行为,但瑞士新修订的《器官移植法》,却对所有瑞士境内的人类提前预先赋予了一项司法原则:
——“默认同意原则”。
啥意思呢?
就是说,无论您是男女老幼,只要身处瑞士境内,首先就推定您非常愿意捐献自身器官。所以,只要您生前没有明确地口头或书面地提供有效证明,那不幸离世后就会被视为器官捐献者,可以被摘除任何身体器官,因为您没有反对。
瑞士这种器官移植原则,酷似“有罪推定”原则一般。并且为了迷惑普通民众,还给这种原则起了很多别出心裁的名称,有的叫“推定同意”,有的叫“预先默认推定原则”,还有的叫“反对声明”等等不一而足,仅看名称有的甚至都不知所谓。
更有意思的是,瑞士该项法案设定的基础年龄为16岁:
——16岁及以上未明确表示不同意捐献器官者都将被默认为器官捐赠者。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可能是瑞士两百来年“中立饭”吃得太久,导致这个国家产生了神圣的普世心态,其《器官移植法》所规定的适用人群竟然是“适用于在瑞士停留的所有人,无论国籍或居住地是哪里”。
这就意味着,只要您身在瑞士,年满16岁,万一不幸遭遇意外或者意外,导致无法救治死亡,而又很不巧凑拿不出那一纸“反对捐献器官声明”,那么就自动拥有了瑞士政府赐予的器官摘除待遇。
当然,深谙人权规则的瑞士,在该法案中也表示“捐赠者亲属意见是重要的参考因素”。
请注意:只是参考因素,并非决定性豁免因素。
至于这个参考因素,是需要通过冗长的官司解决,还是需要相应机构进行调解,尚不得而知。
可能更让呱友大吃一惊的是,如此前卫的器官移植“默认同意”原则,目前至少在法国、芬兰、希腊、意大利、克罗地亚、比利时、卢森堡、马耳他、奥地利、波兰、葡萄牙、西班牙等数十个国家广泛实现,并且这些西方国家半数以上还是无附加条件实行“默认同意”方案,就是说即便死者家属提出的反对捐赠意见也无效。
保加利亚则更狠,该国法律规定,紧急情况下可以违背死者明确的反对意见,合法摘取其器官。
所以,这并不是瑞士一个国家的脑洞创新,而是爱好人权的西方国家的集体共识,那就是:
——“只要您不出具有司法效力的反对捐赠器官证明,那您死后就一定会被摘取器官!”
也正因此,欧洲国家许多普通民众反对这种奇葩的“默认同意”原则时,纷纷吐槽:
——“天哪!从未意识到自己身体健康是一件大坏事!(因为不健康的身体死后不会被摘除器官)”
——“警告!如果您不幸要死亡又不想被解剖摘取器官,请一定坚持在最后咽气前,抓紧找医生要一份反对器官捐献声明并迅速签字。请相信,这很重要!”
——“千万不要忘记在声明书上‘等我死后再说’项上打勾,这样他们就必须询问死后的自己是否同意了。”
疑窦丛生的瑞士器官移植过往程序
瑞士《器官移植法》修订案在西方世界掀起一阵阵波澜,这倒不是说西方普通民众反对器官捐献。
统计显示,在英国,有超过66%的普通民众愿意捐献器官。
在瑞士,有约80%的瑞士普通民众愿意捐献器官。
……
然而,即便是这些充满博爱的普通民众,也反对政府实行的“默认推定”原则。因为他们均认为,这就等同于将自己的身体处置权交付给了政府,这很不符合人权原则。
瑞士推行“默认推定”原则,据瑞士官方的解释是,该国有很多等待器官移植的病人,每天都在痛苦地等待。
数据显示,人口860万的瑞士,去年底等待移植器官的患者超过1400人,同时去年有72人在等待器官移植时死亡。
以上数据,据说是瑞士坚持修改该法案的强大基础。
然而,一个让人疑窦丛生甚至细思极恐的数据是:
根据瑞士器官移植机构Swisstransplant估计:
——在瑞士每年摘除的165个器官中约有10到15个来自外国人。尽管该机构强调这些外国人中“很少”涉及到旅游者。
更让人惊讶的事在后面,媒体深扒出在瑞士国内早已运行多年的器官移植流程。
只要在瑞士境内发生严重意外或事故的外国人,呱友猜会送到哪里去?
这些急危重外国伤员,既不会送到瑞士首都伯尔尼,也不会送到瑞士最大城市苏黎世,更不会送到知名度甚高的日内瓦,而是会被送到“边境附近的一家大医院”抢救。至于抢救无效,那就在那家医院自然去世。
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瑞士日内瓦医生,据称经常会接到来自法国南部格勒诺布尔地区的这类急危重伤员或病人。
至于外国人在瑞士可以享受什么?瑞士器官移植机构Swisstransplant也一本正经地宣布:
——在瑞士的外国游客也有权接受捐赠器官。当然,前置条件是“在紧急情况下”。
至于这个“紧急情况”是什么,该机构还专门贴心地距离说明,例如在肝脏突然衰竭的情况下。
Swisstransplant举的这个例子,也叫作急性肝衰竭。根据现有医学资料记载,急性肝衰竭的发生率之低,无论在哪一个国家发生,都可以在新闻报道中看到。
所以,世界各国医生都很乐于治疗急性肝衰竭,因为较为罕见,所以都想试试手。
当然,急性肝衰竭总体病死率可以达到70%——80%,与目前已知的最烈性传染病埃博拉病毒病死率不相上下。
所以,也不知道瑞士医生有什么奇招妙手,会对这种超高难度的危重病人进行器官移植,或许这些瑞士医生会念咒之类的妙法。
洛克菲勒心脏移植VS中国“公知”的“独家辟谣”
除去西方国家这些摸不着头脑的器官摘除、移植原则外,最令世人担心的是早已在西方国家盛行近百年的人体器官地下非法活动。
呱友们还记得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有关美国最显赫家族洛克菲勒家族掌门人换心脏的传闻么?
2015年的4月28日,美国新闻网站《世界新闻日报》(World News Daily Report)刊发这样一则重磅新闻:
——“亿万富翁、慈善家戴维·洛克菲勒,以99岁高龄成功接受了他38年来的第6次心脏移植。这次心脏手术耗时6小时,由私人医生团队在纽约波坎蒂科希尔斯家族庄园洛克菲勒的私人住所进行。这次手术看起来对这位传奇人物的精力和才智毫无影响”。
这则新闻后来被一位国内的“公知”专家“辟谣”了,说是一个假新闻,理由如下:
1、美国《世界新闻日报》是一家经常刊登幽默、讽刺新闻的媒体,所以关于洛克菲勒6次心脏移植的新闻“理所当然也是虚构”的。
2、在美国这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器官移植供体的分配都有一套严格的流程体系,“从这个角度来讲,洛克菲勒年龄很大、预测生存期偏短、假设之前还等过供体等因素综合,他是等待名单里排名最靠后的候选人”。
3、在器官分配体系公开透明的美国,再有钱有势也不可能得到6次宝贵的心脏供体,不管病人是多么的有钱或有权势。
当然,除了热心、热血又热情的中国公知外,截至目前,全球所有国际国内媒体中没有一家媒体对这则“传闻”辟谣。
更神奇的是,连权势熏天的洛克菲勒家族本身,也从未对这则“传闻”进行过任何形式的“辟谣”。
因此,中国“公知”的热心、热血又热情,可谓感天、动地、震撼美利坚。
戴维·洛克菲勒已经于2017年3月20日去世,享年101岁。
他是否真的换了6次心脏,犀利呱也不敢去问,中国“公知”肯定是不远万里去访问过,所以才能在全球媒体和洛克菲勒家族都没辟谣的情况下,敢于“独家辟谣”。
当然,有关戴维·洛克菲勒以7岁幼龄,每天花8小时清扫他家3400英亩庄园的落叶感人事迹,中国“公知”们都没有出来辟谣。
或许是这位石油大亨的事迹太过于感人了吧,毕竟1英亩约等于6.07亩。
那就意味着年仅7岁的戴维·洛克菲勒,8小时要清扫2.0638万亩庄园的落叶。平均每1分钟要清扫约43亩地!
这种劳动强度,犀利呱真是闻则伤心、见则流泪,忍不住振臂一挥、高喊一声:
——“美国的人权呢?美国的儿童保护法呢?洛克菲勒家族怎么会如此残忍?一个7岁的孩子1分钟要清扫约43亩地,伟大的美利坚到底给这个孩子每秒钟加多少润滑油才不至于冒烟报废啊?那润滑油是洛克菲勒家族的秘方吗?犀利呱也想要一瓶!”
至于扫完8小时落叶的小洛克菲勒,会不会上学,以及有还有没有力气上学,犀利呱认为,只要有那神秘的润滑油继续往孩子身上灌,想必这种低端的问题都不在洛克菲勒家族的考虑之中。
美国10吨人体器官大案:令人惊悚的美国器官移植机构
戴维·洛克菲勒换了6次心脏的新闻被“公知”们“辟谣”了,但如下的新闻不知道是否也能被辟谣。
2017年,英国路透社、美国有线新闻网(CNN)等一大批国际著名权威媒体,报道了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的生物资源中心(Biological Resource Center)发生的惊世大案:
早在2013年,美国联邦政府开始调查尸体中间商黑市生意;2014年,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捣毁了这家机构,但里面的景象连见惯了各种血腥残忍场面的FBI都不敢对外公布细节。
一直到2019年7月23日,当年参与调查的FBI特工一份证词曝光,才揭开了这起惊世大案种种惊悚得可能让呱友们会做噩梦的细节:
In a sworn statement, former FBI agent Mark Cwynar stated that he saw “various unsettling scenes”at BRC, including “infected heads,”“a bucket of heads, arms and legs,”and a cooler “filled”with male genitals, the Arizona Republic and KTVK report. Additionally, Cwynar says he discovered a macabre wall hanging: a woman's head sewn onto a man's torso “in a 'Frankenstein' manner.”(据《亚利桑那共和报》和KTVK电视台报道,前联邦调查局特工马克·奎纳在一份宣誓声明中表示,他在生物资源中心看到了“各种令人不安的场景”,包括“被感染的头部”、“一桶头颅、手臂和腿部的残肢”,以及一个“装满”男性XX器的冰箱。此外,奎纳说,他还发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壁挂:一个女人的头颅“以一种非常怪异的方式”缝在一个男人的躯干上。)
更多证词犀利呱不想再放出,以免令诸位呱友反胃。但执著于为“器官移植公开透明”、“器官分配体系严谨严格”的美国“辟谣”的中国“公知”们,可以记下以上诸多关键词,去搜索一下,看看犀利呱列举的这些新闻是不是又是假新闻。
犀利呱客观地以数据描述:
——据路透社统计显示,在那次行动中,FBI特工们最终发现了1755个人体器官(包括但不限于281个头颅、241个肩膀、337条腿、97根脊柱),装满了142个尸袋,重达10吨。
请呱友们再次认真看这个数据:
10吨!这可不是10吨砖头、水泥或者大白菜,而是各种人体器官。
别说善良的呱友们,就连久经战阵的美国FBI特工马修·帕克参与该案之后,也明确对路透社表示,仅仅只是从该中心搬运出尸袋还导致他患上了创伤后应激障碍,并最终导致了他的退役:
——“看到这一幕后,我晚上睡不着觉。”
——“那地方看起来就像一个垃圾场报废站,他们只是在那里拆卸东西。”
CNN最后严肃地披露:
即便该机构尚未东窗事发前的2010年到2014年间,就已有35名捐赠了遗体的美国家属向该机构提起诉讼,诉讼的领域高度一致:
——违背捐赠者意愿,非法售卖人体器官。
欧洲延续40年的“人体器官移植游”:前往穷国买人体器官
美国器官移植机构持续数十年如一日地干着非法售卖人体器官买卖,欧洲同行们也不遑多让。
作为西方世界的精神源头,欧洲在器官移植领域一直都走在前列,当然也包括他们对待器官移植的隐秘绅士风格。
早在2003年10月23日,英国百年权威媒体《泰晤士报》,当天披露一则其实在欧洲早已盛行数十年的惊悚“人体器官移植游”。
《泰晤士报》指出,欧洲人的“人体器官移植游”最早始于20年前(指的是2003年前的20年前,距今历史已有40年)。
换言之,从上世纪80年代起,那些身患重疾、富有、又充满了悲悯情怀,深具人道主义精神的欧洲绅士们,就本着身病志坚的伟大国际主义精神,对当时全球众多穷国进行了“人体器官换欧元扶贫”行动。(这里也欢迎中国“公知”们辟辟谣)
最初,这些富裕的国际主义战士将鹰隼一般的“扶贫”睿智目光,盯上了印度、巴基斯坦和众多的东南亚等国家。
这些欧洲绅士们会带着自己的重病之躯和全球通用信用卡,以旅游观光的方式前往欧洲之外的穷国,浏览入画的异域风情同时,顺便在当地给自己找一颗健康的器官,以替换自己身上病入膏肓的器官,然后精神抖擞地回到文明的欧洲。
穷国1070美元一颗的肾脏,才是欧洲绅士们的向往
不明真相的呱友们可能会问:
那些身患重病的欧洲绅士们,为何不在本国去买一个健康的人体器官进行移植?
能有此问,就说明有此疑问的呱友们,对这些富有的欧洲绅士们有重大误解。
要知道,这些欧洲绅士们虽然富有,但是别忘了他们最讲究人权、也最讲究人道主义,尽管重病缠身,他们也依旧充满了悲天悯人的圣母玛利亚情怀,他们崇高的道德意识令他们不可能去买卖欧洲同胞的器官,那是极为残忍的表现。
当然,欧洲各国的法律都严令不得在本国进行人体器官买卖!这是深具法治精髓的欧洲各国普遍认知,更是这块法治思想浓厚的沃土闪闪发光的金字招牌。
最后的原因是,欧洲富有绅士们的欧元并不是大风刮来的,他们也很懂节俭。
要知道,远赴穷国进行一次“人体器官移植游”,那个价格之低廉,也是崇尚节俭的老牌欧洲绅士最推崇的基本美德,连上帝都可以为他们作证。
这一点,就连一向不怎么珍视欧洲绅士精神的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同行们,也因此感动得给欧洲前辈们进行了一次“人体器官移植游”价格普查:
2002年,美国医学协会(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对印度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他们详细调查了印度切奈地区305名肾脏“捐赠者”,这些“捐赠者”平均每“捐赠”一只肾能得到1070美元。
这是一个令欧洲绅士们倍感欣慰的金额,因为这样才能充分彰显欧洲绅士们对节俭生活的态度。
而在欧洲,这些费用可能要飙升数百倍,那就完全不符合欧洲绅士们的节俭生活态度。
美国医学协会的调查同时发现,其中高达96%的印度肾脏“捐赠者”,是因家庭极端贫困不得已接受肾脏摘除手术。
更戏剧性的是,这些摘除肾脏的人都基本丧失重体力劳动能力,因此他们的家庭收入平均下降1/3。
更残酷的事实是,还有高达75%的印度肾脏“捐赠者”,为了治疗肾脏摘除后的各种感染、并发症等,最后仍旧债务缠身,有的还终生服药。
当然,发生在遥远印度的这一切人间悲剧,那些欧洲绅士们看不到。
因为他们的肾脏移植手术完成后,就心满意足地带着满血复活的身体,回到欧洲投入到更多的人道主义事业和人权事业中去了。
欧洲绅士们“人体器官移植游”的全球化探索
尽管欧洲身患重病的绅士们,在印度等国换到了健康的器官满血复活,但他们都站在全球化的高度,高尚且真诚地指出:
——“正是来自欧洲的这些医疗需求,推动了这些欠发达国家实现了旅游业发展,并直接带动了这些欠发达国家的医疗业、仿制药业的迅速发展。这些都是欧洲神圣的全球责任。”
然而,欧洲绅士们的一片苦心,居然没能换来印度等国的感激。
因为在发现触目惊心的人体器官买卖后,印度等欠发达国家纷纷立法,严禁人体器官买卖,严打人体器官走私。
发现印度等国“不识好歹”之后,欧洲绅士们非常愤怒,一度誓言要剥夺印度仿制药生产的所有资格。无奈印度好歹也有几千年历史且与欧洲绅士们直接打交道数百年,根本不惧欧洲绅士们的怒火。
欧洲绅士们没辙了。因为连英国路透社都知道,早在2003年,欧洲仅仅只是急需换肾的重病人,就已经超过了12万人。
这些地区对欧洲“人体器官移植游”关上大门,那么只能再去敲敲其他国家的大门。
于是,阿尔巴尼亚、科索沃等一众东欧国家,以及利比亚、也门等一众中东和北非国家,迅速进入了欧洲绅士们“人体器官移植游”的全球视野。
但这些国家离欧洲相对较近,并且因为战乱、贫穷等原因,当地医疗水平和治安情况都很糟糕,再度复制印度模式似乎不妥,毕竟难以找到合格的器官移植医生。
极富创新精神的欧洲绅士们,决定搞一个迂回游战略:
——将这些贫穷战乱国家的器官“捐赠者”带到土耳其“旅游”;然后需要移植器官的欧洲绅士们也去土耳其“旅游”;这样两方就实现了在浪漫的土耳其“人体器官移植游”。
就问诸位呱友,佩不佩服?崇不崇敬?
欧洲绅士们做事,总是充满创新精神的同时还深具工匠意识。因为土耳其是北约国家且隔得近,所以欧洲绅士们还能带上极度专业的操刀医生和训练有素的护士小姐,组成超专业的“人体器官移植游”后勤保障团队。
唯一不太符合欧洲绅士精神内核的瑕疵是,这样一折腾就显得不够节俭。
因为这些器官移植手术,居然需要欧洲绅士们支付起码20万欧元的移植费用。与之前的印度、东南亚等地的节俭办事相比,这种变化令崇尚节俭的欧洲绅士们非常不满,但却又无计可施。
毕竟,这是拿钱换命。算了,忍了!谁让他们是充满贵族传统的一群衣冠楚楚的欧洲绅士呢?
欧洲的被迫表态与穷国的器官移植受害者
原本,富于探索精神的欧洲绅士们“人体器官移植游”的全球化之路,就此会一帆风顺。可那个世卫组织(WHO)却闲着没事干,居然出来阻止欧洲绅士们的“全球扶贫之路”。
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先是无情地、强烈地谴责了欧洲绅士们“人体器官移植游”,接着还颁布了一个名为《世界卫生组织人体细胞、组织和器官移植指导原则》的文件,强烈要求世界各国发展“死后器官摘除”。
倍感没面子的欧洲绅士们生气归生气,但这事还真没法赖到其他国家身上去。于是,一咬牙、一跺脚,他们出台了一个法案。
同在2010年,欧洲议会表决通过了欧盟有关捐献和移植人体器官的质量和安全标准的法案。当然,其实在这个法案里,也就是要求各成员国在从捐献到移植的各个环节中密切合作,保证有关法规在未来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什么?呱友您说针对“人体器官移植游”,欧洲这个法案规定了什么?
不好意思,欧洲绅士们都说了:
——“欧洲国家尊重各国主权完整,不会对他国进行司法干涉,包括‘人体器官移植游’等非法器官贩卖、运输、移植等,有赖于世界各国共同协作。”
看,这就是欧洲法治之光,无比尊重各国主权和司法独立。
不过,眼看着事情愈演愈烈,全球各穷国受害者越来越多,欧洲绅士们不得不再次祭出了大招。
2014年7月,顶不住各方压力的欧洲绅士们,弄出了一个《欧洲理事会反对人体器官贩运公约》(Council of Europe Convention to combat trafficking in human organs)。
该公约最尴尬的部分,在于一个被冠以“欧洲理事会”的公约,欧委会却极度害羞与怪异地表示:
——“这项公约不仅针对成员国,欧委会也欢迎其他国家加入。”
一项属于欧洲人、且冠以欧委会之名的自律性内部公约,却邀请世界其他国家加入,这种深情款款与盛意拳拳,令全球各国的胃部酸水都猛地翻涌了一阵。
尤其是来自东南亚、东欧、中东、北非那些国家,表达了一长串非常复杂的表情包。
在所有欧洲国家中,只有德国真正实现了立法禁止其公民在世界任何地方购买人体器官。至于其他欧洲国家,各种相关立法虽多,但都是只针对国内的器官移植,在外国购买人体器官则要么是语焉不详、要么是文本暧昧。
欧洲国家嘴上的崇高与身体的诚实
不过,任凭欧洲绅士们如何进行文明的表演,但越来越明智的世界各国,都纷纷出台了本国禁止人体器官买卖的法律,并且执法力度越来越严。
这就使得无论欧洲绅士国的法律无论多么语焉不详与暧昧,都无法阻止一个事实,那就是欧洲绅士们“人体器官移植游”,在每一个国家都呈现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态势。
过惯了享受印度人的肾、东南亚人的肝的美好生活的欧洲绅士们,最终不得不实现“刀口向内”的历史性转变。
在以往,欧洲各国的器官移植,都是按照绝对无偿、自愿原则进行。就连欧洲人自己制定出来的《欧洲理事会反对人体器官贩运公约》里也清楚载明:
——“器官摘除必须获得器官提供者在清醒状态下的明确同意,如器官提供者已经死亡,供体器官摘除必须依法获得有关部门的批准。”
这种原则被称之为“知情同意”,也就是当事人必须真的自愿捐献器官,而不是被人为地认定为“不反对就等于赞同”,这也是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普遍的立法原则。
但欧洲绅士们过惯了以往“旅游”一趟就能换肾的高效美好生活,这方面的性子已经非常急迫。
尤其是欧洲绅士们还有千百年来的“含蓄美德”:
——即每一次问卷调查时,欧洲都会有超过80%的民众赞同去世后捐赠器官;但真到了需要签字同意时,这一超高比例的百分比,变成了更具含蓄美德的“我需要慎重考虑”。
在整个欧洲,每一年都可以看到诸如《捐献器官人数创历史新低》的大号新闻标题。但这毫不影响每次民调依旧有超过80%的欧洲人自豪而勇敢地表示“去世后一定会捐献自己器官”。
在这种背景下,欧洲各国短短十几年内,就几乎全部都强硬地立法实行了“默认同意”器官捐赠,即只要您没有留下证据明确反对,那么就视您为同意捐赠器官,并且半数以上国家还实行绝对无条件的“默认同意”原则,即家属反对也无效!
初略统计,目前欧洲仅有德国、丹麦、爱尔兰、冰岛、立陶宛、罗马尼亚还在坚持一定要当事人自愿决定才会在其去世后摘取器官。
自上世纪70年代器官移植技术被发明和普及以来,挽救了许多病人的生命,是一项真正的医疗福音技术。
然而,占据着垄断性资金、技术的西方世界,将这项本该福泽全世界的技术,几乎一开始就异化为面向穷国、面向穷人的单向剥削和掠夺。
40年来,西方绅士们在欠发达国家摘除的每一个活体人体器官背后,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及其家庭的人伦悲剧。
如今随着国际社会对活体器官移植越来越严的整体氛围中,西方国家又不得不在本国境内实现“默认同意”原则摘取人体器官。
欧洲看似越来越低的自愿捐献器官率背后,其实是欧洲民众对整个器官捐献原则、流程等透明度的极度不信任。
当原本一项崇高与伟大的善举,被欧洲各国以强制性法律规定时,本身就失去了其崇高与伟大的属性。
40多年来发生在欠发达国家的器官移植悲剧,未来极有可能在西方世界重演。
毕竟,东方有句老话:富不过三代。没有永远占据垄断地位的个体与组织,国家之间也是如此。
前文回顾
◆10年6.88万吨野生青蛙端上餐桌,欧美绅士们,请别把青蛙吃灭绝了
◆阿拉伯世界竟缺气?中东国家绕开美国,聚焦反制裁开启能源突围战
◆绝不禁枪,但禁穿防弹衣,美国纽约州控枪法案正推动平民被迫持枪
◆印度暴力示威背后,有支240万“银发军团”和“棍子军团”预备役
◆深度:卢布“全球表现最佳”?俄罗斯V型反转背后的大国力量
◆美中期选举,拜登“跛脚鸭总统”概率骤升,联邦与州权力平衡失稳
◆俄罗斯胜利日阅兵,北约“复苏”并首次东扩亚洲,双方何去何从?
犀利呱提示
您可以将这篇文章转发给您能想到的某些群。
呱友想吃什么国际瓜,不管是热汤还是冷饭,只管留言提出。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拓展知识:,换命游戏吧

这条满是黄金的河位于加拿大育空地区西部,是育空河的支流,全长160多公里,被誉为世界上“最贵”的河流。其实这条河流对印第安人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印第安人的发源地。这条河流也是被齐全的一部分,虽然北极圈极为寒冷,但是这条河流却四季如春,适合人们生存和安家,造就了印第安人的发源。